中国人的“大”情节古已有之。
阿房宫北构而西折,一宫之间却气候不齐,是古时“大”的典范;现代高楼大厦动辄直冲云霄、遮天盖地,是如今“大”的向往。
建筑如此,城市更是如此,追求大城市、特大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。
日前,住建部公布了《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》,将中国主要城市按照规模分为超大城市、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三档。其中,青岛与西安首次进入“特大城市”,同阵营中还有逐渐和青岛拉开差距的杭州、南京,更有对青岛“步步紧逼”的郑州、东莞,竞争可谓“一触即发”。
首次卡位“特大城市”的青岛,显然还没到“骄傲”的时候。
最新城市评级出炉,规模几何?
城市规划要先布棋盘再落棋子。
棋盘的体量往往决定了你这局对弈的水平。因此城市规模就显得十分重要,决定着发展的“天花板”、“边界线”。
日前,住建部公布了《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》,根据城区总人口数值和2018年年鉴,将全国主要城市按规模分为超大城市、特大城市和I型大城市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统计口径是“城区总人口”,并不包括全部户籍人口,仅为城区人口的范围。这也是如今判断一个城市规模的关键指标。
城区是指“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,区、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”。而市辖区内的农村地带,并不计入城区范畴。
根据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》,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,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,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;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;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。
图:第一财经
本次评级中,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包括上海、北京、重庆、广州、深圳和天津,广州城区人口甚至反超了深圳。其中上海超过了2000万,是我国目前城区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。
紧随其后的阵容是特大城市,包括武汉、成都、东莞、南京、杭州、郑州、西安、沈阳和青岛。其中武汉已经达到918万人口,距离特大城市仅一步之遥。第三档Ⅰ型大城市包括哈尔滨、长春、合肥、济南等13个,全部属于300万-500万区间,涵盖了一些有希望跻身特大城市的“种子选手”。
青梅煮酒论英雄,纵观本次榜单,青岛所跻身的第二阵容可以说是竞争激烈。不但有近年来逐渐甩开青岛的杭州、南京、成都,还有“追兵”郑州、东莞,其中还不乏“北方第三城”的有力竞争对手。
“特大城市”之战风起云涌
基本上城市的“等级”越高,也就代表着它能够拥有更强的资源调动能力。人们都喜欢去大城市打拼,也正是受这样的影响,呈现出一种向中心城市集中的态势。
特别是对二线城市来说,成为特大城市十分重要。本次榜单中,西安、青岛首次晋级特大城市阵营。《统计年鉴》显示,2018年,西安城区总人口达586.61万,青岛城区总人口达512.7万。西安方面,得益于近几年来“史上最宽松”的户籍准入新政策,人口快速增长,从2017年3月政策公布到2018年底,西安新落户人口已超过100万。
而青岛也顺势成为山东首个跻身特大城市的“排头兵”。《山东省人口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提出,到2020年,济南、青岛两市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均达到500万人以上,迈入特大城市行列。如今,青岛已经提前两年实现了目标,济南2018年人口达415万,也正在向特大城市迈进。
城市评比榜单这种直观考验,向来风起云涌,此消彼长,这份“特大城市”的入围名单更是如此。有望升级超大城市的“大江大河大武汉”自不必说,近年来远远甩开青岛的杭州2019年就力压一线城市,成功“抢走”55.4万人。
2018年上半年起,杭州就开始实施放宽落户、给予人才补贴等政策,让本身“自带流量”的城市迎来人口爆发式增长。且由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,聚集到杭州的外来人口多数都是行业精英,形成了质量较高的人口梯队——这正是青岛也迫切需要的发展基础。
悠悠秦淮河,浩浩长江水。同样发展势态较好的南京,依托于经济强区江宁的出色表现,人口首次突破千万大关,成为江苏第二座人口突破千万的城市。
再看与青岛共同竞争“北方第三城”的郑州,年初就喊出“请喊我特大城市”的口号,配合2019年11589.7亿元、仅落后青岛151.61亿元的生产总值,一时风光无二。有了2011年富士康落户的拐点,郑州厚积薄发,不断拉伸城市骨架,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人口。曾经最大的“鬼城”的郑东新区,如今已成为吸纳120万人口的高级商务区。
另一位有力竞争者东莞,实力也常常被低估。2018年2月,东莞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《东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》,取消了积分制入户,实施“两个五年”入户条件,放宽了很多限制。
百尺竿头需进步。在这一群“目标”和“追兵”之间,刚晋级特大城市的青岛,显然还不是值得骄傲的时候,步履更不能有所懈怠。
卡位特大城市,青岛的拐点在哪?
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
从根本来说,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产物。只有人们不断涌入城市、扎根生产生活,这种空间实体才能拥有力量。城区人口体量越大,越能显示城市的集聚力、辐射力。
本次卡位特大城市的青岛,一定程度上而言确实有资本:512.7万城区总人口、11741.31亿元生产总值和“五稳五增”的经济发展态势。但无论是对比“自带流量”的杭州、“逆袭”的郑州,还是“蓉”耀川渝的成都,青岛显然还存在差距。
单说和城市评级息息相关的人口方面,曾被称为中国最大“鬼城”的郑东新区,已经建成占市域城市面积1/10、吸纳人口120万的金融城、商务城。被柳永形容为“参差十万人家”的杭州,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,比2018年末净增55.4万人。且最近三年人口增速年均近40万——这个数据让近三年来平均每年增长10万人的青岛望尘莫及。
相比之下,青岛众多功能区人口增长的速度实在难令人满意。描写一个城市、一个城区的繁华,古今中外都会用人口来表示。没有人口、没有人口增长,何来区域发展、区域繁华?进一步开放落户限制、脚踏实地吸纳人口、人才,是青岛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另一方面,要实现进一步发展乃至竞争“北方第三城”,青岛的产业结构也急需调整。如今青岛的知名企业、产业大多都是多年的“老面孔”,海尔、海信等等,缺乏新时期下承载新兴产业的王牌企业,产业活力自然无法与杭州、南京、成都等相比。没有充足的新产业、新活力,自然也无法吸引新人口、新人才的到来。
且人们常诟病于青岛“工资低”的问题,根本而言也是产业结构的问题。3月10日,青岛官方曾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:青岛工资不高,实质是产业结构老化问题。传统产业比重太大,引领性创新产业太少、从业人员数量有限。
目前青岛产业结构主要为“二三一”结构,城市资本大多仍集中在第二产业之中,第三产业虽然比重增速最快,但总体来看仍不及第二产业,且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呈现滞后性。同时青岛资本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比重过高,资源和能源集约化水平不高,存在着资源浪费。青岛在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同时,也带来了民营企业衰微、市场壁垒过高、市场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。
如今青岛存在大量传统产业,有很大局限性。且城市缺乏市场化基因,企业总习惯于用传统方式想问题、找办法,习惯性待在政府的补贴和庇护下,甚至希望政府来帮助企业签单。与市场化下的企业相比,缺乏对改革的追求和创新精神。
因此产业结构要调整、企业要发展,势必要依靠企业自身去适应竞争,适应市场化经济,减少对政府的依赖。毕竟,“断奶”才是成长的关键一步。青岛的产业缺失,意味着没有承载人才的合适发展环境,而人口、人才的增长又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。只有企业活力、市场活力被激发,才能实现产业升级,更进一步提升效益、提升工资水平,从而改善城市的薪资房价比,提升城市吸引力。
此外,曾有人说,得都市圈者得未来。在过去20年里,城镇化新增人口大部分流向了30个核心都市圈,未来十年内,这个趋势还会愈演愈烈。作为胶东经济圈的引领者,青岛也迫切需要扩大辐射力和辐射范围。且这段时间在疫情影响下,青岛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也受到波及。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联动山东半岛做好交通串联,都市圈、城市群间“抱团取暖”、共同发展,也能帮助青岛激活内在经济动力。
昔我往,杨柳垂;今我来,雪霏霏。多年的迭代后,青岛也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“大个子”了。与之相配的“大发展”、“大繁华”何时能到来?也许拐点就是现在。